[清穿]三朝太妃 第84节(2 / 2)

加入书签

那两个老嬷嬷的脸色霎时一变,原来的淡定全无,声音颤抖地求饶。

沅书咬住嘴唇,却不敢阻挠姑姑,叶楚玳倒是两眼亮晶晶地看着姑姑,神清气爽。

大多数人,皆是为利益所驱,之前不攀扯,可能有些顾虑,此时得了格格的话,还能减罪,底下人便开始不管不顾地揭发起来。

不过揭发来揭发去,这些宫侍们知道的甚少,没什么严重的事揭发出来,往大了说也就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直到沅书格格的奶嬷嬷忽然跪在额乐面前,边抹泪边为自家格格抱不平,“格格,您要为我家格格做主啊,她们两个都是内里藏奸的,不止一次在格格面前说她们乃是皇后娘娘指派过来的,最是规矩,格格无论做什么,她们都要说做的不好做得不对,有失规矩,然后按照她们所说做了才行……”

额乐一脚踹在其中一人肩头,斥道:“怎么?太妃们教养的格格,到你们这儿还没规矩了?!还敢拿我皇嫂作伐子,你们是什么东西?就能代表我皇嫂了?!”

“奴婢不敢!”

“格格饶命!”

被踹倒的嬷嬷都不敢喊疼,连忙爬起来求饶,另一个更是一个劲儿地磕头,不一会儿额头便见了血。

檀雅听说这边儿闹出事儿来,便带着两个宫女过来,她听了有一会儿,已经听了个大概,却始终没出面,只由着额乐处理。

她到底多活些年头,当然知道这两个嬷嬷为何这般做,不过是想要到蒙古公主府后,继续拿捏公主罢了。

至于沅书的奶嬷嬷……

檀雅微微眯了眯眼,事情显然不是一日两日发生的,日积月累,她却从不过来禀报宣太妃或者她们任何一人,若说心中没有些小心思,她是不信的。

而额乐当然不会饶了她们,踢了一脚已经是怒极,冷冷地扫视一眼,便抬步往院门走,叶楚玳立即扯着沅书跟上去。

闻柳看着跪了一院子的人,问主子:“娘娘,这些人……”

檀雅转身往回走,淡淡道:“跪着吧,以儆效尤。”

额乐她们是径直出了安寿宫往长春宫而去,檀雅从南门走出去,则是往文和轩走,这安寿宫的一宫之主,到底是佟佳皇贵太妃,发生了这样的事,还是要知会皇贵太妃一声的。

这头动静闹得不小,佟佳皇贵太妃也听人回禀了,只是不清楚内情,现下一听她说起,却是直接摇摇头,道:“沅书格格这性格,实在太软糯了些。”

檀雅沉默,孩子确有天性,更多的却是后天养成,约莫她在咸安宫长大的十来年,也没人有心情好好教养她。

佟佳皇贵太妃又道:“额乐倒是极好,有些事不好明说,可格格们身份非寻常女子,刚硬些无妨,何时咱们大清的格格因为脾气不好要了命的?多是病死或是自个儿委屈死的……”

檀雅也觉得额乐的性子甚好,平时和善,却也不容人欺瞒,该强硬就强硬,想必该软和的时候,也软和的下来。

“这事儿,说起来还得沅书格格自己立起来,本宫这儿知道了,就由额乐她们自个儿处理吧。”

檀雅闻言,便明白佟佳皇贵太妃的态度,顺势告退。

另一边,额乐三人往长春宫走,她这一路上也不住地念叨沅书:“你是主子,不可随意打骂宫侍,却也要立起规矩,怎能放纵他们至此?”

沅书低头,默默流泪。

叶楚玳却坚定地附和道:“姑姑说的对,不懂规矩,便下令责罚,咱们是主子,晾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冲撞违背。”

沅书抬手抹了抹眼泪,道:“咱们远嫁蒙古,唯一的仰仗便是身边这些人,若是离了心,日后才事事艰难……”

她说的不无道理,然额乐十分不赞同的是:“你该仰仗的是你自己,是大清,便是她们,也该仰仗你才是。你是他们的主子,你过得好,他们才过得好,你得让他们记住这个道理,他们自然对你忠心。”

“怎能被奴婢牵着鼻子走?”

沅书一怔,也不知她这段时间怎么会想左了,竟是将自己放在了低处。

三人到长春宫,额乐自然是要告状的,只是她告状之时,十分懂得避重就轻,全程都表达一个意思:皇兄皇嫂好心,偏这些胆大妄为的奴婢仗着主子的善心肆意妄为,另一个便是暗示内务府那边儿选人选的不好,欺瞒了皇后娘娘。

皇后得知沅书身边发生的这些事儿,自然气怒不已,对沅书有些许恨铁不成钢,却也没有迁怒格格们,只立即便下令命人严查那些宫侍,再派人去内务府问责。

而后,她好言好语安抚了沅书一阵儿,又教导她应该立起来,还说会亲自筛选陪嫁人员,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沅书已经回过味儿来,连连表示会改正,不好意思地道谢。

“你们大老远从安寿宫过来,也别急着走,就在长春宫用膳吧。”

额乐三人纷纷应是,陪着皇后一块儿说话。

半个多时辰后,皇后派出去审问的人先回来,禀报说先前内务府派去的宫侍,也并非个个都犯错,还有那么十个八个十分老实,皇后便问沅书准备如何办?

沅书先是看了小姑姑一眼,随后想了想,道:“罚一个月月钱,留下吧,若是沅书自个儿不争气,再换一批人也是一样的。”

皇后颔首,不作评判,只顺她的意道:“既然你如此决定,便留下吧,罚半年月钱,你亲口宣布。”

沅书咬了咬唇,点头。

第100章

雍正给养女沅书赐婚的消息, 是翻过雍正三年的冬天,开了春才慢悠悠地传到废太子胤礽等人耳中的。

胤祜和弘历对这个侄女\姐姐都不甚熟悉,不过爱屋及乌, 因着她是二哥\二伯的女儿,两人都在得知的第一时间表示了恭喜。

胤礽当时神色淡淡,并未表现出喜色或是旁的什么情绪,不过车队再前行,他一改从前纯粹游览的作风,开始搜罗有当地特色、能给女孩儿做嫁妆的东西。

每到一个大城皆是如此,胤祜和弘历看着,私下里闲聊, 都道为人父的爱女之心,虽未表露却深沉至极。

胤祜是个细心的, 将额娘给他整理的册子反复翻看, 到一地之前便会着人专门打探, 如此便也不需要临时打听, 省时省心省力。

弘历在这样的事上, 并不掺和, 不过跟在叔伯身旁看着他们忙活,颇恣意道:“大清兵强马壮、国富民强, 蒙古既已称臣, 何须大清的格格远嫁至蒙古?合该让额驸随格格们居于京中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