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三朝太妃 第106节(2 / 2)
从前有怎样的嫌隙,都会随着死亡烟消云散,与此同时,便会生出无尽的唏嘘。
雍正派出去寻找能人异士的人,这些时日以来其实是颇有收获的,他们确实带回一些有名道士和大夫的消息,也带回一些所谓有奇效的丹药,但他并未轻易尝试,而是让这些奇人先想办法救治怡亲王。
可惜的是,那些神乎其神的人,救不了命,也救不了病,雍正内心极失望,越发不相信那些丹药,只是寻找的脚步依旧没有停歇。
身体精力的双重下滑,让雍正产生了一种紧迫感,他迫切希望多做些什么,对弘历要求更加严格,一些政令下达显得有些激进,他晚年的表现和先皇完全不同,他想要留下更深的痕迹,想要改革……
雍正拨大量银钱在军备上,大量造火炮,造军舰,武装大清的海岸线,适当放松海禁,并且将兵力向蒙古倾斜,准备一举震慑扰乱大清边境的准噶尔等部。
同时,雍正重新制定了对八旗的优待政策,对于不事生产的八旗子弟,将不再予以无限制的供养,制定更严格更规范的奖惩制度,只为了改变八旗现状。
实际上,自出使西洋的使团回国,以朝廷或是皇室名义创办各种作坊,相应而来衍生了许多的职位,都是优先八旗子弟,其次才是选拔汉人任职,而且还放宽了八旗自谋生计的规定,准许他们有一些规定范围内的谋生办法。
然而一直以来的优待让众多八旗子弟早就习惯了不事生产的生活,根本不愿意作出改变。
历来改革都会触动某类人的利益,得到剧烈的抵触,雍正强势之举自然也引起八旗巨大的震荡,一时间朝中满人官员的折子一封接着一封递上来,皆是为陈明此举不妥之处,请雍正收回成命。
雍正不理。
第128章
胤祜一行紧赶慢赶回到京城, 到底没见到怡亲王胤祥最后一面,只能前去灵堂吊唁,然后才进宫去复命。
雍正气色看起来一般,而较之气色, 更奇怪的是神情, 他看起来不是很想见胤祜,直言让胤祜好好休息几日, 其他的容后再说。
胤祜心中觉着怪异, 却不能真的好好休息,而是先去处理他离开以后挤压的事务,这一处理, 就发现私库里一文银都没了,他成了一个名不副实的私库“总管”。
“……”
胤祜心情复杂极了。
可面对空空如也的私库,还有几张需要拨款的御笔批条, 他还得继续坚挺起来, 埋头于账本之中, 以确定那些已经拨出去的巨款是否能重新充盈私库, 还有核对拨款细则, 忍痛将他刚从各皇庄带回的银钱撒出去。
雍正已经有意识地尽量减少借胤祜的眼了, 这一次因为些许心虚, 在他离开养心殿之后便看过去, 感受到胤祜内心的激烈情绪,莫名更加理亏。
虽然这些钱都是他这个皇帝的, 他想要怎么用就可以怎么用, 可胤祜这几年兢兢业业给他管钱, 攒下那么一大笔私库胤祜居功至伟。
因此胤祜两日后再次出现在养心殿, 貌似神色自然、公事公办地报账之间, 透出那么一丝丝的控诉,雍正都当作没有发现,依旧是个威严的帝王。
而为钱面圣的不止胤祜一人,还有各部的官员,研究制造火炮、战舰本就花费甚大,更不要说旁的零零散散的建设、研究。农事用款,积少成多,最终汇成一张深渊吞金巨口,挖空了银库。
私库在胤祜回来之后就重新有了一层薄薄的积蓄,每隔一月还有玻璃和一些旁的作坊持续输入收益,国库才惨,花钱如流水一般,税收都有定时定例,户部那边儿的大人们才是因穷挠破头。
快乐源于对照,听到别人也不好过,胤祜的心情奇异地抚平许多,更何况这些钱都是用在正地方,早晚都要花,也是有必要花的。
真要说起来,只不过是皇上一下子步子迈得有些大罢了。
不过离开的时候,胤祜还是跟户部的大臣彼此交流了一下没钱的窘迫和无奈,同时安抚了一下需要从他这儿要钱的工部尚书。
他当然不能表现出有积蓄,能暂时拖延些时日便拖延些时日,否则这些老人精一样的官员肯定要想尽办法抠钱出去,倒是愁的就是他了。
但是别人胤祜能应付,四阿哥弘历,他是真的拖无可拖。
“造办处研究出一种新式水车,皇阿玛预备赶在暑季前多建造一些送至各方,时间紧,钱财紧缺,让我来寻二十二叔支钱。”
胤祜:“……”弘历背靠皇上,他不情愿也得爽快拿钱,只是盖印章的手攥得死紧。
下属去库房取钱,胤祜与弘历闲聊,说起他离京后的变化,得知皇兄改革八旗供养制度,是十四哥胤祯做了这个得罪人的差事,而弘历则多当一些利民实事的差事,诸如水车普及、修路、给受灾百姓拨良种等等。
这些都是实打实看得见的政绩,且弘历做的一直都不错,在民间民声十分不错,他又没有能够与他竞争的兄弟,将来会走到哪儿,更不用怀疑了。
弘历也确实意气风发,言语间的大气从容都不是一般皇子所能有。
钱还没点回来,胤祜不想与他多谈政事,转而极其自然地说起孩子:“我这两日一直未回府里,不知和惠和桑斋如今如何,和惠恐怕无暇顾及孩子,弘昽与他年龄相仿,想必能暂时做个玩伴抚慰那孩子的不安。”
弘历一叹,“皇阿玛已是尽快送信去漠北,可惜还是未能让和惠赶上,我福晋也担忧和惠,回头她再出宫探望时,我让她将永琏也带上。”
胤祜点头,正好下属进来禀报,便顺势结束话题,亲自送弘历出去。
他又忙了一会儿,并未立即离宫,而是前往安寿宫拜见额娘们。
这两日他在内务府忙,茉雅奇已经带和惠和桑斋进宫请过安,此时檀雅她们终于见到胤祜,也不忍埋怨他不顾家,只让他说会儿话便早些回去休息。
“瞧你那眼睛,熬得通红,额娘们又不是外人,早来晚来有什么妨碍?”
胤祜笑了笑,放松道:“我也想见额娘们,感觉见到额娘们,浑身都轻松不少。”
安寿宫这边儿的膳房灶上,成日里都炖着好东西,檀雅忙让人盛一大碗来,看着胤祜喝下去,才又道:“差事是忙不完的,身体可不能熬坏了。”
宣太妃赞同道:“别以为年轻便不当回事儿,伤了底子,后患无穷,怡亲王不就是吗?”
胤祜并不嫌烦,耐心地回答:“就忙这两日,回去就好好休息。”
“你心里记得就好,额娘们就不多唠叨了。”
“儿子乐意听额娘们唠叨呢,说多少都无妨。”
宣太妃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你定额娘也想你呢,上个月她不小心扭了脚,你有空就去探望探望她。”
胤祜担心,“可严重,怎么还扭了脚呢?”
“就是穿花盆底不小心没踩稳,不严重。”
胤祜一听,眼睛不自觉地向下,很快又止住,叮嘱道:“宣额娘,你们也小心些,平时在自个儿宫里,就穿平底鞋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