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鸿鼎集团(1 / 2)
洪门创建于明末清初,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反清复明,因为受到了清政府的镇压,洪门渐渐的向国外发展,虽然在内地很少听到洪门的名号,但是在国外却是依旧活跃。
在国外常受到本地人的欺压,为了保证自己在异国的地位和利益,他们都渐渐的凝聚在洪门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强大华人团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洪门也开始渐渐的商业化,渐渐的转化为一个以商业为主的组.织。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陆需要庞大的投资,来推进改.革开.放的进度,但是,大陆和国际的关系十分紧张,很难获得西方国家的资金和帮助。
而洪门这个最大的华人商业团体,跟大陆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再一些爱国人士的联络之下,洪门成为了第一个投资大陆的组.织。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陆就像是一个还未开采的金矿,用遍地是黄金这个词来形容不足为过,洪门在那个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也获得了一笔难以想象的报酬。
洪门就像是一个大的财团,一共分为五个集团公司,这五个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洪门的常任理事,他们负责着洪门的发展和安全,也操控着这个庞大的金融帝国。
张伟的祖父名叫张安逸,正是五个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之一,所属集团公司的名字叫做鸿鼎集团,旗下有数十家分公司和子公司。
鸿鼎集团公司就像是母公司,在每一家分公司和子公司,都占有一定数量的股权,或通过契约方式能够实际上控制子公司和分公司。
鸿鼎集团的母公司就像是决策机构,本身并没有经营如何的项目,而是去控制和利用旗下的子公司、分公司赚钱,类似于中国古代的朝.廷中枢。
鸿鼎集团市值大概四万亿人民币,其中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是子公司和分公司的,母公司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控股,大概市值1.2万亿元左右。
张氏家族在母公司拥有18%股权,也是鸿鼎集团的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拥有12%的股份,第三大股东拥有10%的股份,剩下60%的股份都是小份额股份。
因为鸿鼎集团没有上市的原因,股份并没有对外出售,而是完全被洪门内部所消化,所以在选择公司董事长的时候,往往是也是由拥有股份的人投票。
张氏家族所拥有的18%的股份,仅仅是所占母公司的股份,而母公司的市值大概在1.2万亿元,也就是说张氏家族的股份市值2100亿元。
当然,想要在国外的生活不容易,必须用有一个强大的背景,而洪门恰恰就是一个庞大的靠山,所以,无论如何张氏家族都不会出售股份。
因为虽然市值仅仅有2100亿元,但是,却控制着市值四万亿的公司,而且洪门一共有五个这样的集团公司,能够成为其中一个集团董事长,就可以决定和操控整个洪门,而洪门的市值将近二十万亿元。
二十万亿元已经不仅仅是商业价值,甚至有资格转化成政治力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小看这样一个财团,这股力量甚至可以颠覆一个小的国家。
当然洪门的五大集团公司,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因为集团公司和母公司没有上市,但是他们的分公司和子公司,却有不少在美国上市,很多的国人都可以耳熟能详。
听到了田海文的娓娓道来,张伟真的是有些听懵了,要不是他拥有读心术的能力,甚至以为田海文在欺骗自己,因为这些东西他以前根本不知道。
“张总,您还在听吗?”看到张伟有些发愣,田海文笑着问道。
“哦,我还在听,你继续说。”张伟说道。
“张总,我这样跟您说吧,洪门的整个价值就在五个集团公司,而五个集团公司的命运操控在母公司手中,而子公司和分公司虽然市值更高,却没有任何的决定权和话语权。”田海文说道。
“你的意思就是说,古代地方官员虽然挣钱,但是依然要听朝廷官员的话。”张伟说道。
“对,我正是这个意思。”田海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以,鸿鼎集团母公司的股份十分重要,甚至有些人以数倍的价格收购,都没有人肯出售其中的股份。”
“嗯,这个我明白。”张伟点头说道。
一旦拥有母公司的股份,就有拥有选举董事长的权利,在洪门内部就拥有话语权,自然也会受到洪门的庇护,这已经无法用价值来衡量了,而更像是一种国际政.治资本。
“正因为母公司的股份重要,而为了让张氏家族能一直操控集团,您的祖父决定母公司的股份只交给一个人继承,其他的财产才会均分给三个儿子。”田海文说道。
“那我祖父指定股份继承人了吗?”张伟问道。
“暂时还没有,您的伯父、父亲、叔父都有继承的可能。”田海文道。
“现在都有谁知道我的身份?”张伟道。
“现在只有老爷子和你的继母知道。”田海文说道。
“哈……这算是什么情况。”听到了田海文的话,张伟愣了一下问道:“为什么我父亲不知道,反而继母会知道这件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