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郑板桥家书 黄海松心(1 / 2)
周瑞看着手里的几张纸张,虽然很普通,但是里面蕴含的信息却不少。
结合鉴宝术上面的内容显示。
周瑞也弄明白了这几张家书的来历。
史书记载,雍正五年,郑板桥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
当然,这几张家书不是《四书》里面的任何一部。
但是这几页家书,确是郑板桥在天宁寺读书的时候,给自己母亲写的家信。
里面的内容周瑞也可以看懂一些。
和自己在外地给母亲打电话内容差不多。
什么“自己在外面很好,让母亲不要牵挂,除此之外,还让母亲保重好身体,照顾好自己,等过年的时候,他将回家云云”。
内容没有多么重要的。
关键的是,这家书的主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有本事的人,坏的也是好的;没本事的人,好的也是坏事。
似乎是,那些牛逼哄哄的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如果是普通的人,穿着比较另类,那么众人肯定会指指点点。
你看看那穿的什么样子。
但是明星这么穿就不一样了,这叫做——时尚。
叫做“fashion”!
就比如说“乞丐装”,以前那是乞丐穿的,谁也不穿这啊,破破烂烂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俨然变成了潮流,有些女孩甚至故意将衣服剪烂。
······
周瑞手里的家书也是如此,如果是普通人写的,说实话,一文不值。
就这纸,卖废纸都不一定有人要。
但这是郑板桥的书信,这价值就大了。
对于郑板桥,周瑞的印象还停留在上小学的阶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相信这一首诗词,基本上都学过。
这就是郑板桥的桥。
周瑞知道郑板桥的竹子很厉害,而且相当的值钱。
一幅画,一套房!
郑板桥最擅长就是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
《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也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
“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颇有一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意味。
当然,郑板桥不仅仅会画竹,还十分地擅长画峰石、兰花等等。
······
周瑞对于郑板桥的了解,也就是这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