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时刻准备着(1 / 1)
从遥远的北海吹来的寒流将周天搅的寒彻,依恋在树枝上的最后一片黄叶也被剥离,在寒风中飘荡。军营里的各种训练依旧没有停止。程处默手上缠着布条,一拳接一拳的砸在木桩上,布条已现血色,他目光坚定仿佛没有看见一样,拳头依然重重击在木桩上。李怀仁,长孙冲,站在他旁边,也在击打着木桩,手上同样鲜血淋漓。没人在乎,两百多人没人在乎手是不是在流血,只在乎何时可以击断木桩。赤裸的脊背汗水滴滴洒落,头上热气缭绕,吸气出拳,呼气击打,好似不知疲惫的铁人。
李承乾和云烨就站在场外看着,程咬金只许他们参与晨练,也就是每天负重奔跑二十里。此刻他二人穿着厚重的皮裘,双手拢在袖子里,嘻嘻哈哈说笑,自从把土豆送走之后,李承乾总是没事就找云烨聊天,当然,他从京城里带来的美酒也统统归了云烨。李承乾是个好孩子,云烨这么认为,小小年纪就一身学问,待人极有礼貌,不笑不说话,丝毫看不出是一位皇家贵胄。见到士卒苦累他会担心,见到周边百姓衣食无着也会着急,这样一个善良,聪慧的少年在几年后会变得暴虐异常,心理变态,与李泰玩真人战阵,那可是真的在拼命啊,刀刀见血。与美男称心,如意玩背背山。并一度要干掉自己的父亲。是什么原因?云烨有些好奇。李承乾?云烨在看他,有些莫名其妙,因为云烨的眼神很奇怪,有些怜惜,但更多的是奇怪。
“小烨你干嘛看着我?有什么不对吗?”他摸摸自己的脸,刚才偷吃卤肉留下的痕迹已经擦干净了。多日的相处李承乾在云烨眼中早就没了高贵感,自从那天吃了土豆烧牛肉之后,他对御厨做出的饭菜就没有任何胃口。得知云烨自己有个小厨房,遂天天过来蹭吃蹭喝。黄志恩不时跑过来和云烨探讨算学,他就在一边听着,偶尔插一两句话,虽然算不得高妙,却也有自己的见识,让黄志恩惊讶不已,恭维他是天才,若一心攻习算学,他日定是一代大家。当然,由于唐时算学水平普遍较低,在云烨眼中也就是初中一年级的难度,大多时候都是他在讲,黄志恩在听,李承乾在记录。这些天来,他已经记录了好厚一叠,看来理解不理解,他都先记录下来,待以后慢慢研究。这才是学习的态度,程处默只会坐在一旁打瞌睡,十几天连阿拉伯数字都没记全,云烨一发怒他竟然振振有词:“我们是兄弟吧,”?云烨点头,“那你的学问和我的学问有什么区别?学问是用的,到用的时候找你不就行了,我干嘛自己拼命学?”云烨彻底失去了教育程处默的兴趣。好在有李承乾这个好学生,一点就透,一学就通,这让云烨老怀大慰。
“你是皇家子弟,并且是我大唐未来的主人,现在我怎么就没发现你有一点王八之气,”
“何为王八之气?”还是追根问底的坏毛病。
“就是全身散发着强烈的个人魅力,让天下有为之士纳头就拜的气势,比如你父皇,集天下英才为己所用,当年麾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弹指间群雄灰飞烟灭。这就是王八之气的具体表现。”
“是皇霸之气,不是王八之气,好啊,你竟然敢说我父皇的坏话,还编排我。今日如果不拿美食堵住我的嘴,回京之后在父皇面前要是不小心说出来,哼哼”!很意外,难道现在就有王八这名字,要知道龟在唐朝是吉兽,很多人名字就有龟,比如李龟年等,这小子在诈我。
“胡说什么,我怎么说陛下坏话了,你倒是说个清楚明白。”年纪不大心眼不少在我眼里还嫩点。李承乾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别支吾了,小默,小虫,坏人他们都收队了,咱两也别站着冻得像乌龟似地,“
还是老一套,全身泡在药水里,只是没有鬼哭狼嚎之声,每个人都在水桶里闭目养神,彻底放松肌肉,让身体得到最大的休养。半个时辰药水开始变冷,一个个自己爬出木桶,在巨大的火堆旁开始接受按摩。五个月的艰苦磨练一个个彻底变成了肌肉男。程处默穿着短裤这在寒风里竟不觉得冷,古铜色的皮肤肌肉喷张,肚子上肌肉形成美观的两个田字。如今的每日训练已经对他来说已是小菜一碟,击打木桩纯粹是他们给自己找的新刺激。长孙冲,李怀仁也不比他差多少,三人往前一站,猛男就是他们最贴切的称呼。
”小默,小虫,坏人,我今天做了火锅不知你们吃不吃。”云烨话音刚落,三个猛男立刻变成三个贱男,躬身塌背流口水,猥琐异常。快速穿上皮裘,敞着胸口就抓着云烨奔向营帐。
李承乾正把一个铁锅往炉子上放,这炉子是云烨特地打造的,寻来一节大毛竹打通竹节,安在出烟口上当烟囱,烧的是煤炭。刚开始老程还担心会中碳毒,不想安上毛竹以后帐篷里竟没有一丝碳味,且十分暖和。在给自己也打造一个后,就不闻不问了。
五个人围坐火炉旁,一壶烈酒传来传去,不多,每人也就二两,暖身而已。香辣的气息从锅中传出,云烨揭开锅盖,一大锅干菜炖牛肉出现在众人面前,吸足了牛油的干菜让五人胃口大开,微微的辣味遮过牛肉腥味,没辣椒,云烨只好用茱萸来代替,虽然辣的不太正宗,也聊胜于无。
边吃边聊,不觉就说到突厥,年初的耻辱让年轻的军人刻骨铭心。一想到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的丰功伟绩,班超纵横西域的煌煌业绩。而自己等人却还在卧薪尝胆默默等待复仇的时刻,不禁怒火丛生。长孙冲提起横刀以筷敲击刀背:“风雪长云暗雪山,将军铁马越寒川,百死只是寻常事,不叫匈奴过贺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