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朝堂争议(2 / 2)
装逼,让群臣争论,他再伺机实施权衡之术,定夺处理。
显然,这种权术具有两面性,让群臣难测他的心思,一旦弹劾错误就是惹祸上身,而论证之事正中他的下怀,必然受赏,重用。
说白了就是打一方人的脸,敲打敲打再赏一个甜枣。
相反会奖赏另一方,看似重用,实则是牵制平衡朝臣,渔人得利。
显然,李世民冷眼旁观的威仪,压的群臣斗法,不得不为,全中了他的阳谋之计。
“皇上不可,臣以为魏丞相与徐茂公所言不差,但皇家威仪不可辱没。
若是按照他们所言,激励天下人为太上皇举办国葬,围追杀逆贼事半功倍。
此为良策,只是默许了王浪军的存在与羞辱皇上的行为,皇上的威严何在?
再说了,天下人若是争相效仿,即便是议论传谣,就是诋毁皇上,惑乱之始。
因此,臣以为审查胭脂茶毒死太子妃一案迫在眉睫,哪怕是慢上一刻,都会引发百姓非议。
此事拖延不得,臣请皇上下旨办案?”
房玄龄抢在长孙无忌开口之前出班说道,心里对王浪军的做派颇具微词,只是不敢声张。
毕竟王浪军已达先天境界,不可轻乎。
同时又干系到皇家的尊威,乃至皇位,不敢妄议。
当然,这也是他暗示皇上该下决心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他这种行为充分说明很多事。
比如王浪军未达先天,他就会维护皇权,死谏李二查办王浪军。
可惜如今的形势变了,迫使他在李二与王浪军之间谁也不敢得罪,尴尬憋屈。
同时,这也是他试探李二的口风,再设法替李二分忧。
只是长孙无忌等不了,想到皇后险些葬身火海,恨得咬牙说道:“皇上明鉴,王浪军自始至终都处在谋朝篡位事件之中,绝非巧合。
再说了,他与逆贼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他涉及采花贼并发案,还是截获国舅爷的礼品,以及慈恩寺崩塌下来谋害皇后,诱导皇上予以谋杀。
还有他参入皇上开启传承洞府,闹出诸多大事件。
紧接着是他回归长安,便对禁卫军大开杀戒,羞辱太上皇与皇上。
随后就爆发了火焚皇宫谋害皇后,引发宫斗事件。
这些事都与他相干,世上没有这么巧合之事。
因此,他涉及谋朝篡位的嫌疑很大,还仰仗先天境界欺凌,羞辱皇上,皆是大逆不道之罪。
一定要对他严查到底。
否则,臣以为他才是谋划一系列谋朝篡位事件的主谋,不查的话后患无穷。
至少要让他给皇上与天下人一个交代。”
“一派胡言,混淆视听。
你认为王浪军每每牵扯到谋朝篡位事件之中,怀疑他是主谋。
难道逆贼不是看准这种微妙,加一利用,挑起矛盾内乱吗?
换而言之,王浪军以仁义辅佐皇上取回天书,甚至是以德报怨,换来亲朋好友险死于朝廷之手,你会怎么办?”
魏征怒视着他辩解,引发房玄龄插言:“魏丞相所言极是,不能忘了王浪军的功劳,一味地怀疑他就是逆贼。
但他终究难脱嫌疑,必须加以制衡……”
“那就派兵捉拿王浪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