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参战阴谋(1 / 2)
第九十五章参战阴谋
冯承乾回到北京的时候,已是九月下旬。
鲁志刚与李向龙已经把舰队的作战计划送了过来,等到冯承乾批准之后,西太平洋舰队将在十月初出发。
冯承乾没有立即批准舰队作战计划,因为此时战局有了新的变化。
日军在朝鲜半岛的登陆行动取得成功之后,因为海运没有得到保证,所以登陆日军一直龟缩在釜山地区,没有向北推进。陆军司令部已经拿出了进攻釜山的作战计划,要求海军在保证海运畅通之外,为地面进攻提供支援。因为舰队不能冒险进入朝鲜海峡,所以能够提供的只有空中支援。这样一来,就要求西太平洋舰队前往济州岛海域,而不能前往西太平洋与联合舰队决战。
当然,这还不是主要问题。
在冯承乾去找过吴铁生之后,为陆军提供支援的任务就交给了空军。按照计划,陆军将在十一月发动进攻,而到时候空军在朝鲜修建的四座基地与十多座野战机场均已完工,空军就能为陆军提供足够的空中支援。
只是这样一来,轰炸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就得推迟。
虽然由西飞制造的“兀鹫”式中型轰炸机,即ju-88a的中国仿制型能够飞到日本本土上空,但是从东北的机场起飞的话,这种轰炸机必须满油起飞,最多也就只能携带一吨的航空炸弹。
显然,轰炸效率太低了。
如果从朝鲜半岛起飞,至少能携带两吨炸弹。如果机场在朝鲜半岛南部,去轰炸日本西部地区的话,还能携带三吨炸弹。
正是如此,空军才在朝鲜修建了四座基地与十多座野战机场。
为了支援陆军作战,轰炸日本本土的行动只能推迟。
这也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兀鹫”的数量不算太多,而且库存零备件也不够多,持续作战能力非常有限。按照冯承乾的说法,只要对日轰炸开始,就一直要持续下去,直到日本宣布投降。如果轰炸行动半途而废,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会影响中**队的士气,更会助长日本的嚣张气焰。
如果等到一九四一年再开始轰炸日本本土,由西飞制造的四发重型轰炸机就能在下半年接替“兀鹫”,成为轰炸日本本土的主力,而这种国产轰炸机的产量肯定能得到保证,对日轰炸也就不会半途而废。
事实上,这不是推迟对日轰炸的主要原因。
冯承乾回到北京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大使已经送来了最新的战报,德军正在为围歼乌克兰方面军做准备。
虽然战报中没有提到更多的消息,但是冯承乾与吴铁生都断定,德军在乌克兰平原上取胜之后,很有可能暂时停止大规模进攻,集中力量巩固战线。原因很简单,等到德军围歼了俄军的乌克兰方面军的时候,严冬已经到来,而德军不大可能定着零下数十度的严寒与俄军作战。
也就是说,在十一月底之前,德军肯定会停止进攻。
这下,问题来了。
如果中国在十一月底之前开始轰炸日本本土,意味着中日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而中国也就得兑现承诺。
虽然中国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出兵攻打俄国,但是肯定要为攻俄做准备。
俄国已经战败了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德军在一九四一年春天没有及时发动进攻,那么俄军很有可能暂时把主力转移到远东地区,更中国陆军打上一仗,甚至会为了掌握主动权抢先发动进攻,牵制住中国陆军的主力部队。
在冯承乾与吴铁生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是,德军在一九四一年春季发动进攻的可能性并不大。原因很简单,开春后,积雪融化,道路交通变得恶劣,德军的后勤保障不一定跟得上,而且机械化部队在泥泞的沼泽地里也很难快速推进。按照冯承乾与吴铁生的判断,德军只要停下来,那么再次发动进攻的时间很有可能是一九四一年五月底或者六月初,也就是初夏的时候,因为要到那个时候,交通状况才会有所改善。此外,德军也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并且让已经鏖战了数月的部队得到充分休整。
如果德军把进攻时间拖到五月底或者六月初,那么俄军就完全有能力在远东地区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进攻。
当然,这就关系到了第二个原因。
俄军在远东发动进攻,肯定不是为了打败中国。要知道,中国也有广袤的国土,有着不输于红俄的战略纵深,因此俄军不会指望在一场进攻中击败中国。如此一来,俄军的进攻行动实际上是在牵制中**队,为日本减轻压力。如果中国在一九四零年轰炸日本本土,那就更是为了阻止中国攻打日本本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