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激战(1 / 2)

加入书签

李承志潜伏好之后大约十分钟,政府军的搜捕部队出现在了他的视野之内。

在丛林追踪作战方面,危地马拉政府军有一套固定的战术,即走在前面的肯定是一支规模不大的部队,一般只有一个班,最多不过一个排,主力部队在后方大约五百米处,以免落入敌人设下的陷阱。

这套战术,用来对付游击队还比较合适。

只是,用来对付由狙击手率领的敌人,那就不大合适了。

河对岸,唐宏光没有急着下令开火。

说白了,他的手下只是一些武装村民,就算懂得任何使用突击步枪,也难以在夜间射中一百米外的敌人。

距离太远,开火不但等于浪费子弹,还等于暴露所在位置。

要知道,政府军肯定携带了机枪,说不定还有重机枪,也许还有火箭筒。如果过早暴露阵位,必然遭到火力压制。

显然,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德制突击步枪的有效射程在四百米左右,就算由狙击手使用,也未必能够在夜晚射中四百米外的敌人。相反,任何一挺机枪的有效射程都在六百米以上,而重机枪的有效射程一般在一千米左右。

也就是说,政府军完全可以在突击步枪的有效射程之外用机枪来压制敌人。

也许,政府军也很难在夜间用机枪准确射中敌人,可是机枪的持续压制火力,足够让只有突击步枪的敌人崩溃。

要知道。在遭到机枪压制的情况下,即便是狙击手也无能为力。

必须让敌人靠近,让敌人的主力部队暴露在侧翼火力之下,不然这场阻击战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谓的侧翼火力,就是李承志手上的那把狙击步枪。

政府军的前进速度算不上快,也没有必要走得太快,毕竟他们追击的目标在丛林里的行进速度更慢。

距离一点一点的缩短。李承志没有关注走这最前面的那十多名政府军士兵。

只要距离拉得足够近,唐宏光都能解决掉这十几名士兵。要知道,唐宏光也带上了一把缴获的突击步枪。在他手里。这把安装了三十发弹匣的突击步枪,能够以间隔不到一秒的速度开火,而且每发必中。

关键。在后面的主力部队上,特别是军官。

跟危地马拉政府军交战几次,李承志已经发现,政府军也是一群乌合之众,特别是那些强制征召入伍的士兵。只要没有军官约束,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政府军士兵肯定会临阵脱逃。

也就是说,干掉政府军的军官是打垮政府军的最简单的办法。

只是,没等到政府军的大部队出现,战斗就打响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政府军搜索战术的重点所在。

大部队与先头部队之间保持五百米左右的距离,能让埋伏在前进路线上的敌人在大部队到达之前就与先头部队遭遇。如果敌人没有向先头部队开火,那么就很有可能暴露。如果敌人向先头部队开火,就无法伏击后面的大部队。虽然这套战术有很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对付位于行进路线侧面的敌人。但是政府军的主要敌人是**游击队,而游击队每次出动的规模都很有限,也就很难从侧翼发起攻击。

当然,政府军的先头部队倒了大霉。

唐宏光把开火距离压缩到了不到五十米,而且直到走在最前面的那名政府军士兵离他潜伏的地点不到二十米的时候,他才首先开火。而分散埋伏在附近的武装村民也立即向敌人开火。

十多名政府军士兵甚至没有来得及开火还击,就全部中弹倒地。

枪声很快就消散了,只剩下了负伤的政府军士兵发出的凄惨叫声。

唐宏光没有补枪,那几名政府军士兵的枪伤都在致命部位,只是暂时没有断气,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子弹。

政府军的大部队依然没有出现,毕竟五百米的距离不算短。

过了不到两分钟,河滩上就安静了下来。

李承志有点紧张,因为政府军的大部队迟迟没有出现不是好兆头,很有可能意味着敌人正在丛林里向唐宏光的侧面迂回。

唐宏光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匍匐着离开了藏身的散兵坑,爬行到丛林边缘。

李承志朝那边看过去的时候,唐宏光已经溜进了丛林,十四名武装村民则继续守在河滩阵地上。

不多事,丛林里响起了枪声,还有爆炸声。

虽然隔得很远,但是李承志依然听了出来,丛林里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只有一把突击步枪在持续开火,准确的说是每隔几秒钟就开火一次,而其他枪支发出的枪声都很凌乱,没有什么规则。

李承志不得不佩服唐宏光,在丛林里,就没有人能够对付唐宏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