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火烧赤壁(1 / 2)
关于草船借箭,这确实是个历史典故,但问题在于,这个典故到底是不是真的,确实很有问题。
《三国演义》里面确实很生动的描绘了这个故事,但是,就这个故事本身就非常值得商榷。
试想,当日是大雾天气,而且,孔明与鲁肃两人坐在船中,那小船上有草人当做盾牌,还有兵士擂鼓吸引曹军。
可是,如此情况之下,曹军为何不发火箭?
大雾之中看不清对方,发火箭来做照明,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嘛。
甚至可以这么说,纵然一开始用普通箭矢,可但凡有一支箭是带着火的,那么,孔明跟鲁肃就危险了。
即,万一哪个曹军弓箭手慌了神,没听清楚前方将军的号令,自作主张来了点了个火,那么,岂不是改变了历史走向?
所以,这件事实在是大有可疑,读者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会觉得很有趣,但多想想,就会忍不住吐槽。
那么,这件事怎么来的呢?
有一些历史记录表明,这个草船借箭很可能不是孔明跟鲁肃,而是孙权。
这个历史记录是这样的,即曹军原来,孙权乘坐战船,并非交战,而是彰显东吴气势,孙权立在船头,东吴战船从曹军战船正面横过,曹军放箭,未伤孙权。
甚至还有人传说,曹操因此说了那句话。
生子当如孙仲谋。
到底这个是不是真的,毕竟时间已经过去许久,只能是当做了传说。
既然这个桥段有如此问题,而且,草船借箭其实对整个情节走向影响并不大。
这个桥段最有用的地方就是让周瑜更加的想杀孔明,但实际上,从一开始,周瑜就大概的抱有这样的想法了,这位大都督不光潇洒豪放,而且,也是个干脆果决之辈。
事实上,最让周瑜动杀机的还是这一出戏。
借东风!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孔明披头散发,赤脚走上一座木台。
手中桃木剑,口中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其中有些最为关键。
“各兵士,定要站好位置,不可移动,否则会坏了阵法,东风就借不来了!”
“是!”
对,你们可得给我站好了。
孔明脸上露出一股说不出来的微笑,反正不是那么的善良。
这边刚刚开始做法,东风还不知道有没有,周郎早早的把黄盖给打完了,老将军哎哎哼哼的,与周郎势不两立!
之前派出去的信使也回来禀告,曹操欢迎老将军来投。
曹操中计!
那么,这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吗?
似乎还少了些什么,却在这个时候,有一人出现了。
“我带来了曹军的阵图!”
正是孙尚香。
看到这里,孙权大喜,周郎大喜,一切准备完毕。
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呢?
《赤壁3》在永山耕三的眼中,跟前面两部完全不同。
至少到目前为止的情节,都给人一种要发不发的感觉,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很显然,这个准备就是为了最后的火烧赤壁。
那么,这一场火烧赤壁到底能达到何等的程度呢?
永山桑甚至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草野幸在赌,他把自己所有的身家,或者说,这个系列电影前两部营造出来的良好口碑全部都压在了这场戏上。
草野幸那个家伙还会赢吗?
永山桑接下来看到的是这样的画面。
入夜,江面上点点火光。
一裹着纱布的老将立在船头,身后数条小船,曹军大船之上,一开始还高兴至极,但没多久,便惊呼连连。
那些小船突然间冒火,全速往曹军冲来!
放箭!
一声令下,嗖嗖嗖漫天箭雨。
这箭雨的关键还在于放弦之声,铮的一声,可能还是因为过于整齐划一,万千军士一起放箭,声震人心。
但,便是如此,也无法阻挡那顺江而来的火船。
轰隆轰隆不断!
小船碰大船,一碰就爆燃开来。
战船着火!
不习水战的北方士兵,本来就把各个大船连接在一起,如此方便作战,可现在,这连环船体反而成了累赘。
大火快速的一条船燃到了另一条船,很快,曹军水寨就是一片火海。
这火也太……
好看呀。
永山耕三没想到能给拍出这样的状态了,就影视剧而言,很难拍真的火,或者说,因为有许多的摄影手段,可以把一些假火给弄成真的,就比如,本来火势很小,但可以拍的毁天灭地那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