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 第18节(1 / 2)

加入书签

蒋修已经在他爹爹的书室里站了快半炷香的时间了,他爹今日倒也不急着开口教训他,就坐在书桌后面一口茶一口茶慢悠悠地喝着,手里头闲闲地在翻着诗集。

他渐渐地就跟着那本诗集飘走了思绪,心里略疑惑地想也不知爹爹为什么偏喜欢摆出副很有学问的样子,明明又不是很懂。

“想明白今日这桩事了么?”蒋世泽冷不丁地开了口。

蒋修回过神,当即规矩地答道:“想明白了,我不该与同窗争强斗气,连累朋友。”

蒋世泽抬眸看向儿子,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说道:“那你觉得爹爹为何起先不让你认下那笔账,后来却又当着你姚大丈的面帮你认了呢?”

蒋修愣了愣,这才开始认真回忆起了当时细节。

“爹爹……”他试探地朝父亲看去,犹豫着道,“是不想让姚大丈觉得您傻?”

所以才要把姚家人叫到家里,当面锣对面鼓地让那少年先把欠账的人指出来,然后自家才出面认下这笔账。蒋修想明白了,觉得这大约就类似于“做好事要留名”?不然姚大郎只怕还在沾沾自得呢。

蒋世泽听了这话,抬眉薄斥道:“你老子的确不傻,用不着你说。”

儿子这话答得虽糙了些,但却是说对了。

蒋世泽嘲归嘲,心里却不免有些欣慰和得意,和姚人良那两个儿子比起来,自家大郎可争气太多。

“第一,”他这才正式开始了教子,“为人有情义是对的,但别把自己变成傻子,更别让他人将你当傻子。”

“第二,以后做事要多动脑子,少逞意气。你这次只是害得自己病了一场,可若是家中大事也由得你这般与人斗气去做,只怕咱家就算是富可敌国也要被你给败光。”蒋世泽道,“再有,找人帮忙也要找个能帮得上忙的,一件这么小的事也能惊动到巷子里这么多长辈,这就是你自己的无能。”

蒋修起先以为父亲是要教训他贪玩好耍在外头惹事,原本心里还有点点不平,毕竟本就是袁四郎耍手段在先,他不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唯一让他内疚的就是连累了谢暎,所以他才没有半句辩解。

却没想到父亲说的是这些。

蒋修呆了呆,然后忽然意识到什么,高兴道:“那爹爹不怪其他人帮我?”

蒋世泽知他关心的是谢暎,也笑了一笑,说道:“你能请得动朋友帮忙,那是你的本事,对错我都只认你。至于其他人,那是你应当去表示态度的,而不是爹娘。”

蒋修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若是孩儿错了,爹爹就只管揍我,若是我朋友不好,那也该是孩儿自己与人家说。”

蒋世泽忍不住伸手捏了下儿子的脸:“孺子可教。”

蒋修别扭地红着脸抗议:“爹,我又不是娇娇!”

蒋世泽哈哈大笑。

次日清早,蒋修便先专门去了谢家喊谢暎上学,两人一照面,彼此都不约而同地在打量着对方。

“你没事吧?昨晚谢夫子骂你了么?”他边小声问着谢暎,边探着目光往对方身后的院子里望了一眼。

谢暎笑笑,说道:“没有。”又问,“你爹爹罚你了么?”

“没。”蒋修这下才真正高兴了,说话时又恢复了以往的爽朗,他伸手搭住谢暎的肩膀,说道,“谢元郎,咱们以后可就是共过患难的死党了。”

谢暎笑了笑,开口时语气很平静:“为党可以,但我年纪还小,希望你能让我活得久些。”

蒋修一怔,新鲜道:“你怎么还学会嘲人了?”

谢暎只道:“走吧,上学了。”

两人刚说完话迈开步子要走,就见不远处的姚家开了大门,接着姚二郎便从里面走了出来。

三人两方乍然相对,姚二郎不由红着脸尴尬地低下了头。

虽然父亲说让他要比从前更尽心地和蒋修相处,他也想好了今日到学里要主动找蒋修说话,可突然间这么毫无准备地对上,他还是猝不及防地感到了一阵局促。

蒋修顿了顿,却是主动开口唤道:“姚二郎,你是还没睡醒么?”

姚二郎闻言一怔,似有些惊愕地抬了眸看来,然后回过神,便笑着快步跑到了蒋修和谢暎的面前。

“修哥儿,元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昨天对不起,我也吓到了。”

谢暎浅浅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蒋修道:“行了,又不是第一天知道你胆子小。”随即招呼两人,“走吧,上学去。”

行至巷头,三人又正好碰上了坐在车里等候的沈约。

“我听说昨天巷子里闹了一阵,”他朝着对面车窗里的蒋修等人说道,“你们没事吧?”

蒋修笑道:“反正我们都没事。”

沈约其实已经从家里下人那里听说了,昨日蒋家那般大的动静,就是想让人不知道姚大郎干了什么事都难。

此时他见蒋修这样说,心里也就了然了,于是点点头不再多问,关上车窗,与旁车顺次缓缓往巷口而出。

腊月初七,沈家老太太的大寿宴席终于如期而至。

蒋黎梳好妆后便先去了欢喜堂见母亲,蒋老太太笑眯眯地打量了女儿几圈,末了,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女娃儿就是怎么穿都好看,就这个样子去见你那未来阿姑吧。”

蒋黎有些脸红,嘴上倔强地道:“我是去吃席,就算不见什么人也要好好拾掇的。”

蒋老太太笑着轻轻拍了拍女儿的脸。

蒋世泽和金大娘子夫妻俩也带着儿女们过来了,蒋修跟在父亲身边,蒋娇娇则被母亲牵着。

康氏所出的二哥儿也在,刚满四岁的他由乳母照顾着。

众人辞别过老太太,便一起出门去了巷头的沈家赴宴。

蒋家人到的时间不早不晚,恰好是沈家宾客已盈门,但又还未满席的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